您好,欢迎访问乌兰夫纪念馆!加入收藏

粪叉

 TIME : 2018-07-19    浏览次数 : 27069   [    【关闭】     
×

       粪叉是北方农村农家特有的生产和生活用具,在乌兰夫纪念馆收藏着这样一个“有故事的粪叉“,这件看上去极为普通的农具,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却陪伴着乌兰夫,为革命工作增添了不少“乐趣”。

      1929年中共六大结束以后,国内白色恐怖日趋严重,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国青年已陆续回国参加革命,这时蒙古族学生乌兰夫有点坐不住了,想起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们,心情难以平静。经过几次向组织主动申请,终于于1929年6月得到批准、9月经过几经周折回到了阔别4年之久的内蒙古。当他伫立在大青山脚下,望着一片凄凉的土默川平原,心中无限惆怅,感概万千,只是短短几年时间,不知家乡人民遭遇了什么不幸……想着这些当夜幕降临时,乌兰夫才走进了村子。回到家乡后他了解到:在今年春天,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党组织就被破坏了,革命同志有的被捕,有的牺牲,保留下来的也都停止了活动。他们中多数人员聚着满腔怒火,等待着时机跟敌人算账;也有一些人因对革命前途失去了信心而消沉下来。敌人依然到处肆虐,恐怖气氛笼罩着整个城乡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他深思慎掂,反复思量后拿定稳扎稳打的主意。

       回家观察几天后,看敌人没什么动静,乌兰夫就穿上了粗布农家服,拿起粪叉,背起粪筐,赶着农车,拣粪去了。他要以赶车拾粪为掩护,走村串户,悄悄地在土默川一带逐一拜会过去的亲朋、好友及对革命有激情的仁人志士和对革命失去信心的同志,要对他们宣传革命,使他们振作起来,重新认识革命。就这样乌兰夫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开始了艰难的地下革命斗争。

       看着天天早出晚归的乌兰夫,母亲不解地问:“咋,不回城里工作了?是不是惹什么麻烦了?”

     “你念了那么多年的书,又留了一回洋,应该去干大事,家里这点活儿用不着你操心!”父亲严厉地说。

       乌兰夫百口难辩,只能低着头不说话。是的,他心里理解老人的心情,这些年来,他们省吃俭用,费尽苦心,就是盼望着他能出人头地,现在他要回来干农活,属实说不过去。可这是在干革命工作,自己委屈一点不算什么,日后家人一定会理解的,乌兰夫总是这样“安慰”自己。

       一次,他照例拿着粪叉,背着粪筐来到了离他家不远的一个村子。今天他要秘密会见一位老友,他一边捡粪,一边观察周围,见周围没什么可疑的人就径直去了老友家,轻轻地敲了敲门。这时里面有人喊道:“你找谁呀?”“我是来你们村拣牛粪的,走累了,想讨口水喝”他说。里面人丝毫没听出什么,就答到:“那你等着,我给你倒碗水。”不一会儿,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端着碗水出来了,乌兰夫见了他,问道:“小娃子,谢谢你,你爹在不在家呀?”那男孩疑惑地看着乌兰夫,大声地问道:“你是谁呀?一个拣牛粪的人为什么找我爹呀?”乌兰夫摸摸他的小脑袋,亲切地说:“我是你乌伯伯,回去告诉你爹,我来拜见他了!”小男孩谨慎地把门关住,向里面跑去。不一会儿,院里传来了一阵急促地脚步声。大门打开了,一双温暖的手紧紧地握住了乌兰夫的手,两人相视一笑便走进了院子……

       乌兰夫在家乡搞地下工作很快引起了敌人的关注,那时敌人三天两头就派人到村子里抓捕一些革命工作者。

       一天中午,乌兰夫正在家里吃午饭,长工陈小子急忙跑来说:“村子外围了很多官兵,手里还拿着家伙,有几个像是冲这边来了。”乌兰夫听罢立刻从炕上跳下,急忙从侧门跑出去。原来国民党打听到了乌兰夫在家的消息就派狗子军来逮捕他,在上一个村他们就逮捕了赵诚,之后就来包围了塔布村。在这危险时刻,乌兰夫机智地逃出了村子,刚一出村便遇见了正在干农活的云招财,看到被敌人追捕的乌兰夫,云招财急忙把手中的粪叉和粪筐借给了他,乌兰夫立刻变成了那个拣粪的农民,当狗子军的魔爪伸来的时候,不慌不忙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“扬长而去” ……

       就这样这个穿着粗布农衣、手拿粪叉、背着粪筐的“农民”的背影,消失在这村,出现在那村,日出而来,日落而去地把内蒙古西部地区革命的星星之火又重新点燃了起来。